香檳(Champagne)的製造過程

香檳(Champagne)的製造過程

 

香檳(Champagne)的製造過程是一種精緻且嚴格規範的工藝,主要遵循法國香檳產區的傳統方法——傳統法(Méthode Champenoise 或 Méthode Traditionnelle)。以下詳細描述香檳製造的每個步驟,基於其獨特的釀造技術,確保香檳獨特的氣泡與風味。


 

1. 葡萄種植與採收

  • 產區:香檳僅限於法國香檳區(Champagne AOC)生產,受嚴格法律保護,面積約34,000公頃()。
  • 葡萄品種
    • 主要三種:霞多麗(Chardonnay,白葡萄)黑皮諾(Pinot Noir,紅葡萄)皮諾莫尼耶(Pinot Meunier,紅葡萄),佔種植面積98%以上。
    • 次要品種(少用):阿芭妮(Arbane)、小美斯麗爾(Petit Meslier)等。
  • 採收
    • 手工採摘(AOC要求),避免損傷葡萄,確保品質。
    • 時間:8月底至10月初,葡萄達最佳成熟度(酸度高,糖分適中,約18–20°Brix)。
    • 每公頃產量受限(2025年約10,000–12,000公斤,視年份),確保濃郁風味。

 



2. 壓榨(Pressing)

  • 過程
    • 葡萄按地塊(Cru)分批壓榨,避免紅葡萄皮染色(黑皮諾、皮諾莫尼耶用於白香檳)。
    • 使用傳統垂直壓榨機(Coquard)或現代氣動壓榨機,輕柔提取果汁。
    • 每4,000公斤葡萄(1 Marc)分三階段壓榨:
      • Cuvée(頭汁):2,050升,品質最高,風味純淨。
      • Taille(尾汁):500升,果香濃但酸度較低。
      • 剩餘汁液不用於香檳。
  • 結果:分離果汁,準備發酵,保留高酸度(pH 3.0–3.2)以確保新鮮口感。


3

. 第一次發酵(Primary Fermentation)

  • 過程
    • 果汁按地塊、品種分開發酵,儲存於不鏽鋼罐或橡木桶(視酒莊風格)。
    • 添加酵母(Saccharomyces cerevisiae),將糖分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。
    • 溫度控制在16–20°C,歷時2–3週。
  • 結果
    • 產生基酒(Vin Clair),酒精度約10–11%vol,無氣泡,高酸度,風味清新(蘋果、柑橘)。
    • 基酒味道尖銳,尚未適合飲用。


4. 調配(Assemblage)

  • 過程
    • 酒莊調酒師混合不同品種、地塊、年份的基酒,打造一致風味或特定風格。
    • 類型
      • 非年份香檳(Non-Vintage, NV):混合多年份基酒(常含20–40%儲備酒),確保穩定品質,如 Moët & Chandon Brut。
      • 年份香檳(Vintage):僅用單一年份基酒,反映年份特色,如 Dom Pérignon。
    • 儲備酒:部分酒莊(如 Krug)保留多年份基酒,增添複雜度(堅果、蜂蜜味)。
  • 結果:調配後的基酒具平衡酸度、果香及潛在陳年能力。


5. 第二次發酵(Secondary Fermentation)

  • 過程
    • 在調配基酒中加入利口酒(Liqueur de Tirage),含糖(約24g/L)、酵母及營養物質。
    • 裝瓶(750ml標準瓶),密封以耐壓玻璃瓶及臨時瓶蓋。
    • 瓶內進行第二次發酵,酵母將糖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,形成氣泡。
    • 溫度控制在10–12°C,歷時1–2個月。
  • 結果
    • 酒精度略升(約0.5%),氣壓達5–6大氣壓(汽車輪胎的2倍)。
    • 產生細膩氣泡及酵母風味(麵包、餅乾)。


6. 瓶內陳年(Maturation on Lees)

  • 過程
    • 發酵後,香檳在瓶內與酵母殞地(Lees,死亡酵母細胞)接觸,進行陳年。
    • 法定最低陳年時間(AOC要求):
      • 非年份香檳:15個月(含發酵)。
      • 年份香檳:36個月。
    • 頂級香檳(如 Krug Grande Cuvée)陳年5–10年,增添奶油、烤麵包風味。
    • 酒瓶置於涼爽酒窖(10–12°C),避免光線及震動。
  • 結果
    • 酵母自溶(Autolysis)釋放蛋白質,增添濃郁口感及複雜風味。
    • 氣泡更細膩,口感更圓潤。


7. 轉瓶(Riddling)

  • 過程
    • 為移除酵母殞地,將酒瓶逐漸從水平轉至倒立(瓶頸向下),使殞地沉積於瓶頸。
    • 手工轉瓶:傳統酒莊使用木架(Pupitres),每天旋轉1/8圈,調整角度,歷時4–6週。
    • 機械轉瓶:現代酒莊用自動轉瓶機(Gyropalettes),縮短至7–10天。
  • 結果:酵母殞地集中於瓶頸,準備移除。


8. 除渣(Disgorgement)

  • 過程
    • 瓶頸浸入-25°C冷凍液,殞地結冰。
    • 打開瓶蓋,氣壓將冰塊(含殞地)噴出。
    • 現代除渣多用機器,效率高且損失酒液少(約20ml)。
  • 結果:酒液清澈,無殞地殘留。


9. 加糖(Dosage)

  • 過程
    • 添加補液(Liqueur d’Expédition),含基酒及蔗糖,調整甜度及風味。
    • 甜度等級(每升含糖量):
      • Brut Nature:0–3g/L(無糖)。
      • Extra Brut:0–6g/L。
      • Brut:6–12g/L(最常見,如 Moët Brut)。
      • Sec/Dry:12–17g/L。
      • Demi-Sec:32–50g/L(甜型,配甜點)。
    • 部分酒莊(如 Laurent-Perrier Ultra Brut)不加糖,保留純粹風味。
  • 結果:平衡酸度,塑造最終口感。


10. 封瓶與包裝(Corking and Packaging)

  • 過程
    • 使用軟木塞及鐵絲網(Muselet)密封,確保氣壓穩定。
    • 貼標、包裝(含品牌、年份、甜度等資訊)。
    • 上市前靜置3–6個月,穩定風味。
  • 結果:香檳完成,準備銷售,酒精度約12–12.5%vol。


11. 儲存與上市

  • 儲存

    • 香檳儲於10–15°C、濕度70%的環境,避免陽光及震動。

    • 非年份香檳建議3–5年內飲用;年份香檳可陳年10–20年。

  • 上市

    • 香港市場:2025年香檳需求高(受惠節日消費,如聖誕、春節),電商(如 Watson's Wine)推廣熱門款(如 Moët & Chandon、Veuve Clicquot)。

    • 價格:HK$300–3,000/瓶,頂級款(如 Dom Pérignon)達HK$1,500+。

       

      返回網誌

      發表留言